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于水秀)“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老祖宗的东西能历经千年仍旧被继承下来是有道理的,这里面就是一种民族精神,一种文化的传递。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使我们可以深刻了解我们祖先创造的灿烂历史文化、体味到中华民族的工巧智慧同时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心,振奋民族精神以及找到民族归属感有积极地推动作用。”马宁开门见山地说。“核雕在我国有着悠久地历史,我国的核雕雕刻水平在明代时期就有很高的水平了,...
收徒仪式由民间艺术家,德高望重的“鬃人白”白大成先生主持 白頔/摄 张宝琳、王妍师徒互赠礼物 白頔/摄 张宝琳在收徒仪式现场发言 白頔/摄 王妍发表拜师感言 白頔/摄 徒弟王妍向师傅张宝琳敬茶 白頔/摄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白頔)12月28日上午,“弘扬民族文化、传承面塑艺术”——民间艺术家张宝琳收徒仪式在北京老字号全聚德和平门店的会议厅内正式举行。现从事儿童面塑教学...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如何认定?代表性传承人该履行哪些权利和义务?如何管理这些代表性传承人?昨日,专门解答上述问题的《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进行听证。 根据办法,代表性传承人所掌握传承的项目必须是列入昆明市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而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的工作人员不得认定为代表...
近日,笔者参观了一个艺术博览会,除了书画作品外,泥塑、年画、刻瓷等琳琅满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是一项重要内容,各种非遗项目产品明码标价,引来了很多观众参观。如今,各种形式的非遗博览会很多,除了考虑经济和市场因素,这些展会究竟要给大众传达什么理念? 近十几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按照2011年颁布的《非遗法》,四级非遗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都被列入保护名录,在经费、场所、传播等方面得...
——写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颁布十周年之际 王福州 今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颁布十周年。作为缔约国之一,自2004年8月加入该公约以来,中国政府依据国情,以传承人为核心,以持续传承为重点,以保护文化多样性并促进各民族、社区、群体和个人间的相互理解、尊重和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政府主导、民众参与、扎实推进,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非遗传承保护新路...
皖西大别山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独特、多样化的民间艺术在这里生存、传承、发展、变迁,构成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自然和社会活动的历史遗存,从不同的侧面和领域揭示着一定的历史现象,体现了历代先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保护文化遗产意义重大。 近年来,六安市“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截至目前,共确定2位国家级“非遗̶...
10日,以“传承、发展与创新”为主题的第二届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创新作品竞赛在该校举行。
在海南省国兴中学的少数民族传统技艺学习室里,墙壁上挂满了精美的黎锦作品,高二学生莫正凯正坐在高大的织架下,一根一根地认真穿、压五颜六色的织线。 “黎锦一开始学起来复杂,但真正织起来并不难,只是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莫正凯说,“现在会织锦的人越来越少,很可能会消失,所以很有必要把它传承下去。” 和他一起学习织锦的还有初三学生麦名贞。麦名贞说,她已...
【人物名片】 洪参议:莲花褒歌省级非遗传承人,以拯救复兴莲花褒歌为己任,二三十年来足迹踏遍山歌曾经流行的各个区域和村落,采录整理山歌近5000首。 有茶园的地方,就有莲花褒歌。即兴演唱、包罗万象的莲花褒歌经历着盛衰更替,也唱出了山民的向往和美好。省级非遗传承人洪参议拯救复兴莲花褒歌,让原生态的歌声响彻茶园。 夜夜在邻居阿婆的山歌里入眠,他一直听了20多年 省级非遗传承人洪参议自小长大的同安...
王洪 上海绒绣贵为国家级“非遗”,但日子并不好过。上个月经媒体报道绒绣青黄不接、绣工屈指可数的情况后,引来各方关注。如今由洋泾街道出资,对学生免费授课的“洋泾绒绣传承人培训班”在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学校正式开课,61名女学生共同飞针走线,学习时间预计两年。 这几年,上海的非遗保护从市到区县都做了许多工作,但如果仔细考量和观察就会发现,沪上众多非遗项目...
“‘老外’绝对被我们渭南的非遗文化震撼了!”近日,应邀前往法国巴黎参加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的非遗传承人、剪纸艺术家艾晓说:“我从国内带去的七十几幅作品和现场剪的几十幅都被大家抢完了……” 日前,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邀请,50余名渭南民间非遗传承人前往法国巴黎,展示华阴老腔、剪纸、面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记者昨天获悉,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玲新作《月满中秋·澄泥砚》近日问世。该作品将澄泥砚这种传统技艺与中秋文化元素相融合,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砚座以“桂花花瓣”为造型,同时把“中国门钉”镶嵌之中,砚盖主题为“一轮满月”,雕有流芳千古的嫦娥奔月、蟾宫折桂等神话故事,这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提供了新的方向...
当地时间8月27日,“感知中国美丽云南”系列活动之一“云南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瑞士日内瓦联合国万国宫揭幕。 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总干事卡塞姆?托卡耶夫,中共云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感知中国美丽云南”活动中国代表团团长赵金出席揭幕仪式。 非遗展上,建水紫陶烧制技艺、剑川木雕制作技艺、乌铜走银制作技艺...
自2004年8月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中国已成为拥有代表作名录、急需保护名录和优秀实践名册最多的国家,赢得了缔约国的赞誉。在这个重要时点上,有必要反思我国履约十年来的非遗传承保护工作,用《公约》思维观照当下非遗传承保护实践,为传承前人的智慧、赓续文化的薪火、丰富文化多样性作出贡献。 贴近民众,走进年轻人的心灵 非遗既是草根文化又有经典国粹,通过宣传认识国粹的价...
为发挥专家在非遗保护工作中提供咨询和建议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日前,山东将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库。在推荐标准上,要求所荐专家需长期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工作,并具有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在本专业领域内有较深造诣,且能胜任咨询、评审及业务指导工作。所推荐专家人选经山东省文化厅研究同意后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库。聘用的专家应履行咨询、评审等义务,同时享有参加相关活动的权利。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